11月4日,江苏公布该省第三轮药品带量采购方案(征求意见稿),该稿件的关键细节信息还未明确,但大致可以看出此次集采的大致轮廓。 集采范围: 已在江苏挂网的未过评品种,采购周期至少2年 此次集采的品种范围,应该是已经在江苏挂网但未过评的品种,从中筛选出一些品种,拿出存量的80%(抗生素为70%)出来进行带量采购。 采购周期为两年,必要时可以延长一年。因此,理论上是三年,三年可以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,因此企业应该慎重决策。 带量采购价格已经联动到江苏 引入广东备选价格 方案的核心部分是中选规则,分为独家和非独家两部分。 看到这里,脑海中马上浮现广东联盟中成药、西药的分类方式,果不其然,江苏此次集采的限价就吸纳了备选价格,一看就知道是来源于广东,因为这是广东首创。 限价:江苏挂网价及全国带量采购最低价(含备选),企业报价不得高于限价。这一条除了备选价格纳入其考虑之外,也说明了带量采购价格已经联动到江苏。 独家品种 独家品种报价不高于全国最低价的,拟中选 独家品种在最低价省份中选的,带自身 80%意向量;在最低价省份备选的,带自身 30% 意向量,在此基础上,降幅每增加 1%,带量比例增加 5%。 这一量价挂钩机制,可以看出几乎是建立在广东联盟规则基础上的,对备选的设定,按降幅来逐渐給量,有一种广式烧鹅嵌入苏式月饼做馅的既视感。 非独家品种 报价最低的TOP40%或降幅达50% 同组企业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拟中选: (1)按报价由低至高排序,排名在同组前 40%(四舍五入取整)的企业拟中选,同组中选企业数最多不超过 3 家。报价相同时,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排名靠前的优先(以工业和信息化 部最新版《中国医药统计年报》为准)。 (2)降幅达到 50%的,拟中选且中选企业数量不限。 上述两个条件,要么价格在最低的前40%部分即可拟中选,或者只要降幅达到50%的就可拟中选且数量不限。 对于非独家未过评品种,由于厂家数量众多竞争激烈,因此,中选规则仅考虑价格因素,简单粗暴,利于政策快速落地,厂家也好考虑报价,干干脆脆,不拖泥带水。 进行组间/组内价格纠偏,进行价格平衡 拟中选结果出来后,还没完,还得进行价格纠偏。这一做法是吸收了国家第七批集采的做法,对不同品种之间的价格也设置了限制条件。 拟中选企业的最终报价,分为组间纠偏及组内纠偏两种方式进行价格纠偏: (1)组间纠偏。所有非独家品种的最高价拟中选企业,根据其最终报价与同品种最低中选价的比值由高至低排序,排名前10%(四舍五入取整)的,应进一步降价,使价差比值达到剩余90%拟中选企业的平均价差比值。 也就是:最高价/最低价的比值进行由高到低的排序,排名前10%的还得降价,怎么降价呢?要是价差比值与后90%的平均价差比值一致。 因此,后90%的拟中选企业平均价差就是一个关键的阈值,这一阈值起到了平衡整体非独家品种价格的作用。打个不恰当的比方,就是用“穷人”的平均收入比值,来平衡最有钱的Top10那群人的收入水平。 除了上述的组间纠偏,还有组内纠偏: (2)组内纠偏。同组中选企业数量达到 2 家及以上的,组内拟中选产品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: a.价格≤同组最低价的 1.8 倍;b.降幅≥50%;c.单片(粒/支)价格≤0.1 元。 一看这三个条件,有一种熟悉的配方、熟悉的味道,隔着电脑屏幕都能飘过来。这不就是国家药品集采的拟中选三条件吗?直接用到了江苏集采,只不过国家集采是采用充分条件,而江苏则作为必要条件,可见江苏活学活用。 这一纠偏方式在于对同组内企业之间的价格再次起到一个平衡作用,也就是同组内大家的加价差不能突破1.8倍、或者降幅需要在50%以上,或价格绝对值在1毛钱内。 那么,如果有企业就是不同意纠偏咋整呢?方案规定: 对不接受拟中选价格纠偏要求的拟中选企业,取消拟中选资格,不再递补。拟中选产品以最终报价为中选价格。 流标品种处理 对独家品种重点监测约谈,非独家增加一轮竞价 (1)独家品种流标。流标独家品种将在平台予以单独标识,其采购情况纳入重点监测范围并定期通报。公立医疗机构采购流标品种时应予以报告说明,对采购流标独家品种金额排名靠前的将予以约谈。 对独家流标品种进行重点监测+约谈,基本上可以断了临床继续按之前那样的用量了,这一招可出现企业消极参与或甚至不参与集采的风险。 而对于非独家流标,则增加一轮竞价,相当于给予一次机会,请各家企业慎重考虑后果,因为方案规定:对重新竞价后仍然流标的非独家品种,省平台挂网价最低的拟中选,其余企业在采购周期内暂停挂网。 (2)非独家品种流标。对流标非独家品种,增加一轮竞价,同品种所有企业合为一组重新报价,报价最低且不高于本产品全国最低价和我省挂网价的 1 家企业拟中选,最低报价企业 2 家及以上时,2021 年度省平台采购量大的企业优先。 采购量分配: 锁定价格较低的20%首先分配 其余60%医疗机构自主选择 在中选产品确定后,独家品种的约定采购量按照中选规则进行分配即可,关键是非独家品种的分配,直接决定了后续各家中选企业在医院的准入及使用量。 非独家品种分配分为两步: 第一步,分配优先量。医疗机构将同品种意向采购量的 20%作为优先量,分配给同品种价格最低的前 50%企业。 请注意,第一步是将最低价前50%的企业获得医院意向采购量的20%,这意味着医疗机构尽管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,但第一步必须使用价格价低的企业的20%,等于是锁定了这部分采购量和价格,医院几乎没得选。这是法定的。 而第二步,则是余量60%(存量80%减去第一步已分配的20%),才是医疗机构真正有自主选择权的部分,但还是建立在“质优价宜”的指导意见上的。 第二步,分配剩余量。医疗机构可结合临床需求,将同品种意向采购量的 60%作为剩余量,分配给同品种中质优价宜的中选产品。 江苏对采购量的分配方式,看得出很多集采项目的影子,比如说高值耗材、胰岛素、中成药。削峰填谷+自主选择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分配方式。 小结 1、首先,我们应该从中看到,带量采购方式逐渐在替代和置换挂网采购,从江苏已经挂网中的未过评药品遴选部分产品进行带量采购,就可以充分看到这一趋势; 2、带量采购的价格正在联动,当然这不是什么新鲜事,从北京药品、高值耗材集采的带量联动就已经开始显现,到江苏第三轮,考虑了各省省级、省际联盟的最低价作为关键限价指标,这一趋势更加明显; 3、江苏第三轮药品集采,借鉴、吸收了国家第七批集采,以及广东联盟集采的做法,在量价挂钩、采购量分配方式上,都有自己的思路,可见各项目之间的借鉴对下一个集采项目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。 4、江苏考虑了价格纠偏因素,同时兼具组间和组内的价格平衡关系,这对稳定价格预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; 5、江苏采购量分配方式既锁定了价格价低的中选产品,同时也给医疗机构一定的自主选择权。企业应充分看到集采不仅在准入层面重视报价策略,同时也需要在临床层面进行报量、勾标管理。
中国新冠病毒疫苗年产能超70亿剂,产量超55亿剂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14日披露的数据显示,中国新冠病毒疫苗年产能超过70亿剂、产量超过55亿剂。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在当日举行的“推动消费品工业增品种 提品质 创品牌”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,针对近期中国国内疫情多点散发、多地频发的情况,工信部第一时间与发生疫情的省区市沟通,加强对新冠病毒检测试剂、防护用品、治疗药物和疫苗等重点医疗物资的生产调度,密切跟踪监测重点企业生产供应情况。 截至目前,抗原检测重点生产企业周产能超过5亿人份,核酸检测重点生产企业周产能超过2亿人份,N95/KN95口罩重点生产企业周产能超过1亿只,防护服重点生产企业周产能超过300万件,阿兹夫定周产能超过70万人份,新冠病毒疫苗年产能超过70亿剂、产量超过55亿剂,能够满足当前疫情防控形势需要。 何亚琼表示,下一步,工信部将持续完善重点医疗物资生产调度和供应保障,强化供需精准对接,确保及时足量供应;密切跟踪新型检测试剂、治疗药物和疫苗研发上市进度,及时指导企业做好规模化生产准备;支持企业开展国际合作,协助发展中国家提升本地化生产能力。(完)
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(IDF)的数据,2021年全球20~79岁成年糖尿病患者人数达到5.37亿。糖尿病患病率高、患者数量多,因此降糖药市场规模十分庞大。 自1922年人类使用动物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以来,百年间全球共研发了约九大类糖尿病治疗药物,即磺脲类、双胍类、α-糖苷酶抑制剂类、胰岛素类、噻唑烷二酮类(TZDs)、格列奈类、GLP-1RA类、DPP-Ⅳ抑制剂类、SGLT-2抑制剂类药物。其中,GLP-1RA药物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表现极为亮眼,该类药物的出现有望革新整个降糖药市场。从目前的临床应用趋势来看,GLP-1RA药物已经成为业内极具市场潜力的降糖药。 GLP-1RA优势明显 GLP-1(胰高血糖素样肽-1)是人在进食过程中肠道分泌的一种激素,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、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,并能延缓胃排空,通过中枢性的食欲抑制来减少进食量。GLP-1RA是胰高糖素样肽-1受体激动剂,通过激动GLP-1受体来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,不仅有显著的降糖疗效,同时又有低血糖发生率低的优点。此外,因为GLP-1受体表达的组织不限于胃肠和胰腺,GLP-1RA除了可以降糖、减轻体重外,还能降低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。与胰岛素和绝大多数口服降糖药相比,GLP-1RA药物优势明显。 美国糖尿病学会(ADA)发布的2020年版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,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(ASCVD)或有较高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的糖尿病患者优先使用GLP-1RA药物,当患者有降低血糖、减轻肥胖等需求时,应首选GLP-1RA药物。2019年,欧洲心脏协会、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将GLP-1药物推荐为合并ASCVD或高危/极高危心血管风险患者的一线首选治疗药物。 GLP-1RA不断迭代升级 2005年,全球首款GLP-1RA药物Exendin-4(艾塞那肽)获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(FDA)批准上市,用于2型糖尿病的辅助治疗,每天注射两针。此后,GLP-1RA药物开启迭代升级之路。 2009年,诺和诺德的糖尿病治疗药物Liraglutide(利拉鲁肽)获欧洲药品管理局(EMA)批准上市,2010年又获FDA批准。除了降糖作用以外,利拉鲁肽还被证明兼具心血管获益性。同时,它还是全球第一款每日注射一次的GLP-1RA药物。不过,直到2018年进入医保目录后,利拉鲁肽在我国的销售额才迎来爆发式增长。 为了解决利拉鲁肽一天注射一次的问题,礼来推出了一周给药一次的Dulaglutide(度拉糖肽)。该药于2014年获FDA批准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。2019年开始,度拉糖肽销售额猛增。 2017年,诺和诺德推出Semaglutide(司美格鲁肽)。作为一款重磅GLP-1RA药物,司美格鲁肽以突破性技术将半衰期延长至7天,能够一周给药一次。该药在糖尿病人群中有较好的降糖效果,在肥胖人群中也有较好的减重效果,同时还能使心血管和肾脏获益。人们曾一度认为司美格鲁肽是GLP-1RA赛道甚至是2型糖尿病治疗领域的终极产品。 2022年,礼来推出双靶点药物Tirzepatide(替西帕肽)。该药是一种新型的每周一次皮下注射给药的GLP-1RA/GIPR双重激动剂,可同时激活GLP-1和GIP受体。其中的GIP(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)是一种可能补充GLP-1受体激动剂作用的激素。临床前研究表明,GIP可通过降低食物摄入和增加耗能来减轻体重,与GLP-1受体激动剂结合,可能对患者血糖和体重产生更大影响。 替西帕肽曾以与司美格鲁肽的头对头研究SURPASS-2“一战扬名”。该项研究比较了替西帕肽5mg、10mg和15mg与司美格鲁肽1mg的降糖效果。结果显示,相较于基线A1C(糖化血红蛋白)水平(8.3%),替西帕肽使受试者A1C平均降低了2.0%、2.2%和2.3%,而司美格鲁肽平均降低1.9%;减重方面,相较于207磅的基线体重,替西帕肽使受试者平均减重17磅、21磅和25磅,而司美格鲁肽为13磅。挑战司美格鲁肽成功意味着新一轮市场变革即将来临,替西帕肽作为双靶点激动剂类降糖药领跑者,或将成为后续降糖领域的核心竞争产品。 国内GLP-1RA市场待挖掘 根据IDF的公开数据,2021年我国20~79岁成年糖尿病患者数量超过1.4亿。目前,GLP-1RA已经经历了几次更新迭代,全球范围内共获批上市10余种相关产品。但我国糖尿病药物市场份额大部分仍由传统药物占据,GLP-1RA药物占据很小的市场份额。糖尿病易引发大血管病变、微血管病变及其他并发症,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,增加患者疾病负担。因此,降糖效果显著且兼具多重获益的GLP-1RA药物越来越受欢迎,国内市场有待进一步挖掘。 近年来,国内外糖尿病治疗相关临床指南一致明确GLP-1RA药物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高风险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治疗地位。随着临床证据的逐步强化,GLP-1RA药物将有望惠及更多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,市场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。(来源:艾美达医药咨询)
近日,开拓药业普克鲁胺治疗轻中症非住院新冠患者III期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NCT04870606)的关键数据结果,效果良好。一时间股价应声上涨,早间开盘2分钟狂飙200%,因此,被业界给了一个名,百亿药企的“救命稻草”。更是带动了港股医药板块,云顶新耀-B、三叶草生物-B、腾盛博药-B涨超10%,中国中药、和铂医药-B、海吉亚医疗等涨幅居前,港股通医药ETF(159776)涨超4%。 与此同时,引发业界对新冠药物的思考:后疫情时代,新冠药物如何发展?国内新冠药的春天来了吗?会成为又一内卷药物? 后疫情时代 新冠药物如何发展 当前治疗新冠肺炎轻中症的主流方法包括疫苗、中和抗体、小分子药物、中药。 关于疫苗,有大家熟知的国内已经上市科兴、康希诺、武汉所、北生所等8款新冠疫苗,截至目前,全球已有33款。灭活、重组蛋白、腺病毒载体、mRNA等各条技术路线均有上市品种,其中的灭活疫苗运用最多,为大众所广泛接受,mRNA基础免疫效率最高。 国内进展最快的新冠疫苗数据来源:西南证券。 2021年12月8日腾盛博药在中国获批上市中和抗体联合疗法,成为国内一个上市的新冠中和抗体疗法,目前全球已有6款上市中和抗体疗法。 全球进展最快的新冠治疗中和抗体数据来源:西南证券。 全球已上市新冠小分子药物有4款,国内方面,目前有已公告III期临床试验关键数据结果的开拓药业,引起一片好预期。君实生物的口服核苷类VV116研究阶段为国际多中心III期。 数据来源:西南证券。 至于中药,我们发现上海在应对这轮新冠疫情中,已经加强对中医药的使用。对阳性感染者,中药使用率稳定在98%,同时增加针灸内容配合中药发挥。针对儿童治疗,推出安宫牛黄丸、金花清感颗粒、连花清瘟胶囊(颗粒)等多款中药,红日药业的血必净注射液、步长制药的宣肺败毒颗粒、以岭药业的连花清瘟胶囊(颗粒)、太极集团的藿香正气口服液等产品被列入新型冠状病毒治疗。 此外,3月底中医药行业还迎来政策加持,十四五规划明确任务和重点措施,中医药有望在中西医结合、疑难病、传染病、慢病以及治未病方面发挥更大、更加积极的作用。 随着2022年逐渐铺展开来,全球新冠肺炎已基本进入尾声,病毒变异继续往死亡率下降、感染率上升的局势变化,疫情趋于轻症化、流感化。前期疫苗防控的优势将弱化,便捷性不如药物,新冠药物治疗的窗口得到扩大。 内卷化是否来临? 当前放眼全球新冠治疗药物,有适用于轻、中症的辉瑞Paxlovid,默沙东的Molnupiravir;有用于严重或危重症的礼来的Baricitinib。后起之秀,诸如真实生物、君实生物、前沿生物等企业也在小分子药物的研发中抢占先机,争取在临床阶段获取优异数据;歌礼药业、云顶新耀、先声药业等也在暗中发力。 目前新冠治疗药物研发主要有3条技术路线,包括阻断病毒进入细胞内药物(多为抗体药物)、抑制病毒复制类药物(多为小分子药物)、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类药物(中药方药等)。攻克了效果最好的成本最低的小分子口服药,开拓药业将吃第一波局势的企业,普克鲁胺上市将给开拓药业带来第一个希望。有了成功先例,公司小分子创新药、生物创新药及联合疗法的多元化产品管线“多管齐下”,拥有7款正在中国、美国等国家进行临床研究的新药项目,还有多款临床前项目在开展。 我们先来理理上述的Paxlovid和Molnupiravir,从公开数据来看,默沙东Molnupiravir可令新冠患者住院或死亡风险降低约50%,辉瑞PAXLOVID则可降低89%。乍看起来,Molnupiravir被比下去了,实际上在其的试验里,安慰剂组重症死亡比例达到14%,PAXLOVID在7%左右,入组人员的差异,说明不能直接通过数据结果来得出孰优孰劣。而最核心的安全角度,Molnupiravir则是一种核苷酸类似物,能够与RNA聚合酶竞争底物,从而抑制新冠病毒复制,是否造成突变目前持续关注,所有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都表明是安全的。 无论药物再惨烈竞争,疫苗仍然是性价比最高,最安全的手段。严格防控仍然是抵抗新冠的最立竿见影的措施。当然,随着原来越多的新冠口服药,或是我国正在研发的DXP604/DXP593(百济神州)、BRII-196/BRII-198(腾盛博药),对大众百姓来说,多多益善。 结语 鉴于开拓药业的普克鲁胺已经披露了III期临床试验结果,且效果显著。如能如期上市,将成为国内第一新冠口服药,也会输出到国际开拓自己的版图。不过随着新冠变异病毒的致病力、感染力变弱,防控及疫苗的逐步淡化甚至退场,新冠治疗药物将更加重要,市场也会越来越大。同时也要清晰的看到,中医药将强势崛起,国人对中医药的偏爱加持,也会对新冠药物来带一定的冲击。后期新冠药物开发研究究竟将如何发展,我们拭目以待!药智网也将持续关注。 参考资料: [1]开拓药业年报、公告、官网 [2]TargetingAndrogenRegulationofTMPRSS2andACE2asaTherapeuticStrategytoCombatCOVID-19 [3]雄激素受体拮抗剂是男性COVID-19患者潜在新疗法,可有效抑制ACE2和TMPRSS2表达。 [4]中医药治疗新冠!世卫组织认可、上海加强使用,多家公司产品被列入新版新冠诊疗方案!,澎拜媒体,2022-04-06 [5]疫情过去两年了,新冠治疗进展如何?,健康界,2022-02-16 [6]100%保护率!国产新冠药传来重磅消息,百亿药企的“救命稻草”?侃见财经,2022-04-07